相傳,清雍正八年(1730年),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氏林永興(已故)向湄洲媽祖祖廟分靈一尊天上聖母神像香火移民來台到大安港,再到大甲堡定居,原本供奉在林家,清雍正十年(1732年)因其靈驗,大甲信眾紛紛參拜,於是徵得林永興同意,協同地方士紳建祠,由臨濟宗禪師住持。據傳乾隆卅五年(1770年)改建,名曰「天后宮」。(更多資料請到官方網站的朝拜媽祖>建廟沿革)
乾隆五十二年(1787年)重建,載於臺灣府淡水廳文獻中。由大甲分司宗覲庭、進士陳峰毫、士紳連崑山、平埔族原住民頭目巧化龍等著名檀越,屢次重建,擴大廟宇,以天后能鎮海安瀾(因為以前廟前1、200公尺就是大海),改稱為「鎮瀾宮」。
大甲鎮瀾宮,俗稱大甲媽祖廟、大甲媽,位於臺灣臺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,大甲火車站正前方200公尺處,主祀天上聖母媽祖,為台灣媽祖信仰的知名廟宇之一。近年來,大甲鎮瀾宮媽祖的遶境進香發展成宗教界的盛會,曾遠赴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之外,每年最令人受矚目的就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「國家重要民俗活動」